Skip to the content.

無我

呢個世界係冇魔法嘅,所有神奇都來自「我」。準確啲講,唔係「世界定義嘅我」,而係比「我」更深層嘅,「世界源頭嘅我」。

所以,貌似係,作為假定嘅係: 如果你在意其他人點睇自己,咁你就係主動將「外在世界」輸入咗自己度。記住「外在世界」係冇乜魔法嘅,越在意外在,人自身嘅力量就越薄弱。

例如進入咗所謂「flow state」嗰陣,「自我意識」減少,心無雜念,只專注諗做要做嗰樣嘢,效果會特別強大。

雜念唔係純粹對專注力嘅干擾,亦都會直接干擾結果。意識同潛意識都會嘗試構築呢啲雜念所代表嘅世界,會選擇呢啲雜念所代表嘅世界,然後,大概唔會出現你最想要嘅世界。如果你做嘢嗰陣諗住世界會點樣「睇」你,就好似俾幾十億人捉住你隻手,基本上你係會冇咗自主力,亦都會失去「我」獨有嘅神奇。

不過留意嘅係,世俗嘅「我」其實都係呢個世界嘅產物。「我」嘅思想、價值觀、欲望,大概都係呢個世界嘅產物。排除咗呢啲之後,先有機會實踐比較強大嘅魔法。

然後,點樣排除世界加諸於「我」嘅一切呢?我諗,唯有靠最純粹嘅「愛」。


無我(後記)

所謂「自我意識」,就係以「我」去觀察「我」。呢樣嘢其實係幾得意嘅,因為正常嚟講,一樣嘢係睇唔到自己。所以若要達到「自我意識」,其實係要將「我」分咗兩份,以其中一份去觀察另一份。

將「我」分咗兩份嘅後果,一來你所觀察到嘅「我」已經唔係原本原整嘅「我」,而係一個夾硬被拆散咗專作「觀賞」嘅「我」;二來,呢兩個「我」既然分開咗,就會比較容易產生矛盾衝突,由原本「原整嘅我」變成「內耗嘅兩個我」,痛苦由此而起。

所以或者西方主流話有「自我意識」先至「識得痛」真係有啲道理。不過佢哋同時話「自我意識」係人類智慧嘅象徵,我就唔知啱唔啱喇。始終最有智慧嘅修道者嘅修行,無非就係「無我」,將「兩個我」嘅幻覺變返做「原整嘅我」。佢哋話「原整嘅我」可以消除痛苦,理論上係啱嘅。(實際上我自己就未去到呢個「境界」)

順帶一提,「原整嘅我」其實唔係「我嘅肉身」,而係「以我為中心嘅宇宙一切萬物」。「無我」唔係否定自我,亦唔係否定外在世界對我嘅影響,而係解構「內」同「外」嘅二元對立,明白宇宙渾然為一嘅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