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老師
由於從來都唔信教,細個讀經聖總以為耶穌係個老千。
而家知道世俗嘅宗教係咩嚟,就更加唔會「信耶穌」,不過偶然睇返/諗返聖經入面耶穌講過嘅嘢,重新細嚼,就越嚟越覺得佢係有啲料到。
例如我早幾年參與「傳道」工作 (文化傳道,唔係宗教傳道),諗返起「撒種嘅寓言」,就發現原來佢係講緊訊息嘅傳播要越廣越好,唔需要在意或挑選受眾,最後訊息被發揚光大嘅地方,亦未必喺你原本預算範圍(比較近似嘅現代理論係所謂「黑天鵝」)。
(而事實上基督教後嚟成為羅馬帝國國教,歐洲最主流宗教,如今傳承到世界各地,但耶穌本身係向猶太人傳道嘅,偏偏猶太人唔受佢嗰套,幾百年後俾羅馬帝國攞咗嚟用。如果早期基督教冇廣泛「撒種」嘅精神,固步自封,最後好可能被歷史淘汰。)
當然,世俗嘅教會同你講撒種嘅寓言唔會同你解釋任何嘢,甚至明明原文寫得好清晰,佢哋都會 tone down 咗,只係叫大家作為信徒就要「信」,你最好信到頭頂生幾十顆果實𠻹。呢種模糊解讀係好普遍,明明內容可以深入闡釋,啲講聖經嘅人通常都只係重覆返回主旋律:「總之信就啱㗎喇」。有時夾雜幾句講者個人對人世間道德嘅理解(通常九唔搭八)。佢哋講得多,我聽得多,自然會誤會聖經講嘅嘢係廢嘅。
對於世俗大眾嚟講,好大部份聖經講嘅嘢真係廢嘅。因為耶穌唔只係點化世人,佢係「老師嘅老師」。所以佢會用寓言去講道,預咗一般群眾唔明,但只會向小圈子(當日嘅門徒,日後世人嘅老師)解釋細節內容。事實上主流嘅基督教s所側重嘅嘢,包括祈禱、信仰、仁愛,對唔係走「老師路線」嘅普通人已經好夠。而一般人亦唔使明白呢啲嘢點解有用,的確真係信咗就夠。
我唔知啲基督教s內部點樣教呢啲嘢,不過睇返眾多歷史悠久嘅文化圈,佢哋都somehow有辦法。例如孔子老師創立咗嘅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後不時變成所謂「吃人的禮教」,四書五經啲內容俾人「超譯」完變咗守舊嘅思想,但真正精研儒學嘅人其實somehow都有方法傳承到孔子原本嘅精神。(我估佛家都係差唔多。)
古籍嘅原文真係好重要。雖然啲偉人通常都冇咩親筆嘅著作,但由其直接影響嘅「初代老師s」寫嘅嘢,總有一定嘅道理。而呢啲道理只要以原文(或近似原文)嘅方式流傳,就唔受後嚟世俗嘅模糊化處理,有心人應該還原得到本來嗰啲道理嘅核心。
呢啲真係「明就明」。
今年年頭又明多咗「耶穌被魔鬼誘惑」講緊乜。呢個唔係講笑,如果我早年聰慧少少,可能人生會走少啲「冤枉路」(*),不過起碼而家(再?)踏上「主觀事實」路線,真係要不斷攞呢個故事嚟警惕自己,以免走火入魔。一般世俗人士邊需要學呢啲?世上嘅誘惑多的是,不過大部份都唔係「魔鬼」嘅引誘嚟。一般人會認為自己可以變麵包出嚟、會測試自己有冇練成不死身,會想做到世界統治者咩?唔係㗎嘛。只係自以為有神力嘅人先會出現呢啲諗法。大家讀聖經要記呢個故仔,純粹係為咗傳承啲只得極少數人如我需要知嘅嘢。除咗多謝耶穌大佬之外都唔知可以講啲乜。
無端端寫咁多字咩原因,純粹係讀約翰福音第三章有感:「乜你做老師都唔識呢啲嘢咩?」
約翰第三章講緊耶穌同友好嘅猶太教長老尼哥底母交流砌搓下。耶穌話:「風隨意吹嚟,你聞佢聲,唔知佢邊處嚟,邊處去。但凡由聖神(i.e. 靈魂)生嘅都係噉樣。」當尼哥底母「黑人問號」嗰陣,耶穌就笑佢:「乜你做老師都唔識呢啲嘢咩?」
睇到呢度忽然就好感慨。的確古今中外啲「老師」其實都係鑽研緊呢啲問題,冇其他。「教科書」唔會教呢啲嘢,就算啲小眾著作有提及,都只會係用啲隱晦嘅比喻去講(耶穌已經好直白)。我諗感慨嘅位係,雖然我係咁話呢門學問叫「主觀事實」,但似乎喺任何時空嘅合資格「老師」都會有呢啲基礎知識,側面證明真理雖然全靠「主觀」,但終點就算唔係得一個,都係鄰近嘅,大家都互相睇到對方。(孔老師點解相對弱少少,大概就係唔講鬼神。但又咁講,佢高調生活都有七十歲命,似乎都係靠佢唔講鬼。見下。)
不過若果要去到觸摸到真理嘅位置,就冇「按部就班」嘅法門,只能靠智慧同機遇。主觀事實無所憑證,因人而異,所以啲嘢講唔到。然後疑似宇宙有禁止「劇透」同「開外掛」嘅不文規則。「劇透」同「開外掛」嘅後果,淨係睇住耶穌老師嘅下場都心有餘悸。(雖然佢話係一早部署好,但佢亦都冇話唔係透過違反宇宙禁制令去達到佢嘅下場…。至於慘死對救世有咩關係,我暫時仲未完全參透得到…)你話呢啲嘢有冇證據,我只會話呢個世界冇任何人係高調開外掛而長壽善終嘅。歷史上大把各種形式開外掛嘅人,有啲「只係」天才,有啲就真係有神聖力量,通常都冇咩善終。諗諗下又諗起一個:貞德。
我諗個重點都係,大家好奇心重,靜靜雞同宇宙玩下膠,遇到同道互相砌搓下,應該都係容許嘅,所以先至會有「乜你做老師都唔識呢啲嘢咩?」嘅調侃。雖然我係咁揶揄啲世俗宗教將耶穌老師教嘅嘢模糊化,但其實偶然(通常都係紅白事)去到教堂聽耶教嘅老師(佢哋通常叫牧師或神父)講道理,其實都會有少少共鳴嘅。唔係話我覺得佢哋講嘅嘢好有道理,而係⋯⋯會有種「呀!我知你講緊乜!」嘅感覺。eh… 唔識講,大概係遇到同行嗰種熟悉感啩。
(* 理論上呢個世界上就冇咩冤枉路嘅⋯ 條條路都一樣咁直,每人每六十秒就過一分鐘。不過通俗就係咁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