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地球好危險

隔住個岸睇美國public discourse無限本土化同通俗化,一直都有種「地球好危險」嘅感覺。

本身好多嗰啲問題都係美國特色資本主義制度嘅後遺症。喺資本主義價值觀底下,只有累積資本先至會被社會認可,所以「上流」人士都係玩弄大公司股份嘅職業,例如上市公司管理層、銀行家、corporate finance律師等等。由於美國係原教指主義咁否定共產主義,連帶好多形式嘅社會主義都變成政治不正確,會被人標籤為 “communist”,所以長期以嚟難以對症下藥。其實資本主義用類似 Ponzi scheme 嘅形式係可以有效運行一段時期,只要社會各階級嘅資源都以每年幾%咁增長,資本家就可以𠱁人話:「只要你努力儲錢廿年後你都可以同我哋一樣咁富有!」(但你身家翻一倍嗰陣,資本家就可能已經十倍) 所以點解全世界嘅經濟體無論有幾發達,都不斷追求幾%嘅實際經濟增長,本質同 Bernie Madoff 玩嘅嘢係一樣。

例如男女平等問題,深層矛盾在於男女生理差異較多女性負責生育教養,男性則有更多資源同時被寄予期望佢哋追求金錢上嘅成功,但而問題唔係兩性差異而係自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對傳統女性負責職能嘅賤視。傳統社會嘅女性冇唔會想去「做CEO」,一來固然係性別角色定形所導至,但另一邊廂傳統(上流)社會對女性作為母親同家政嘅角色係相對重視,唔會動輒眼紅男性職業。以前婚姻之所以要門堂戶對,睇唔起私生子,就係因為佢哋相信母親嘅背境影響孩童深遠,低下階級嘅女性唔會養得出傑出人物。封建社會冇所謂「名校」,品評出身除咗睇父親身份,亦都會睇母親家族地位,因為名門出身嘅母親就係「名校」嚟。而家我哋話社會進步,唔講封建思想,所以睇人有冇「哈佛大學」學位。現代社會嘅「自由戀愛」、「普及教育」以致各式各樣可以俾錢買嘅托兒服務,一方面將女性從傳統定形角色解放,另一邊卻種下傳統女性角色被賤視嘅因,傳統女性嘅社會地位自然係越嚟越低。美國人雖然好重視呢啲問題引發嘅社會現像,但要唔修正資本主義價值觀嘅前提下解決問題,卻係緣木求魚。「女性都可以擠上上流職階」言下之意係放棄爭取職階之間嘅平等,默認教幼稚園、洗廁所等職業比上市公司CEO低賤。本來眾生平等,資本主義卻鼓勵眾人為少數「上流」職位惡性競爭,而今日美國特式嘅性別、種族嘅平權,就係將參與者資格賦予更多嘅人 —— 取後「中獎」者不變,「富者越富」嘅基本遊戲規則亦唔變,成功爭取嘅改變只係新既得利益者取代舊既得利益者而已。去到最後,洗廁所嘅人仍然淒涼,上流階級仍然不斷壓窄民眾,只不過性別同種族之間各色互換,互有攻守,就變成今日美國特色公義嘅定義。

舉「平等」旗幟多行不義,終究唔能夠自圓其說。正如我早幾年所講,「矛盾」唔係問題,不過會導至信徒無所適從,行為互相並撞抵消,行動最終兜一個大圈之後仍然返回原地。本身作為香港本土主義實踐者,外國就算搞到七國咁亂都冇需要出聲,但看在美國靠住幾十年前兩粒核彈威力,文化輸出效率仍然係一時無兩,好多人睇唔出係強弩之末,仲要爭住去學,唯有偶然講兩句提醒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