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君子唔講法治

既然低級執法人員講「人禽之別」,我又講個笑話娛樂下大家。

早期儒家思想著重仁義、禮樂,係因為當時仍然係「封建社會」,有貴族職階。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以仁義禮樂就係統治階級嘅社會規範。呢樣嘢係好緊要嘅,因為孟子話只有「君子」先可以算係人,平民唔撚識架:「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去到戰國後期,人口膨脹,管治權開始集中,國家規模發大,社會流動性越嚟越大,平民布衣可以做到丞相,君子貴族相繼滅絕。新時代要有新思維,所以各國相繼「變法」,唔講仁義禮樂,當時政治圈最嘅新發明係「#法治」。

#法治 嘅重點就係唔同你講高尚道理,總之國家立法,你乖乖就獎你,你跩跩就罰。基本上當人民係狗咁訓練。秦國將呢樣嘢發展到巔峰,同你打機一樣,殺到敵人就升 level,殺得越多就越高 le :0) 同時你犯錯就罰,眼耳口鼻手手腳腳乜都可以割落嚟,睇下你敢唔敢。

正如最近香港特區政府發現,呢招真係好撚有效。「法治」既然可以推動秦帝國一統天下,處理香港呢啲小問題梗係 no problem 啦。

不過呢啲自古以來好撚有效,當人民係畜牲嘅「法治」嘢,係咪真係彰顯到所謂嘅「人性」呢?哈哈哈

(至於如果仲有人同我拗話你哋啲「英式法治」同「中國法治」好撚唔同,我建議你不如慳返啖氣,多啲去慰問OMDB好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