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公民抗命】發表煽動文字,藐視女皇陛下

其實早幾個月諗住趁移民潮寫幾篇文嘲笑下英國啲所謂「民主自由法治」嘅真面目,點知望住啲料完全寫唔撚出。即係例如 Magna Carta 作為證明王權旁落嘅一張廢紙,英國人可以吹噓到係世界民主自由健全社會嘅開端,講唔通嗰陣佢哋會再拉埋美國話美國憲法都係俾佢啟發,明明嗰陣派兵剿唔掂班叛國賊,而家就食返佢哋人血饅頭話佢哋咁叻都係多得英國老祖宗,嗰種不要臉打橫嚟講嘅程度就算係中国五毛都要嘆為觀止,其實評擊咁嘅對像一啲張力都冇,將啲事實直接寫出嚟又悶又唚氣,除非用內容農場嘅修詞寫否則一切免問,但咁樣又何苦呢,同打完個弱智仔周圍宣揚有咩分別。

咁但係英國有民主自由吖嘛,我同意呀。喺 21 世紀之後、脫歐之前算係有囉⋯ 之後嘅有待觀察。英國人嗰啲「自古以來」民主自由法治乜乜柒柒就算吧啦,講到侏羅紀時代英國都一早有法治咁,唔識就嚇你一驚,不過讀籮讀通咗 year 1 教嘅嘢就知係得啖笑 (利申我去到差唔多三十歲先明)。起碼中國人會批判下以前嘅封建制度 (按:封建制喺秦朝之後嘅和平時代基本上已經有名無實)。不過而家英國仲仍然係未消除晒啲封建制度,所以「自古以來」又唔係完全呃人嘅。住唔慣新中國嘅中國人就啱晒啦,始終一個國家冇國王王子公主係有啲怪怪哋,交稅俾錢事頭婆做show同(孫)新抱玩嗌交reality show值回票價吖嘛,民主國家自然係國民自願俾錢睇架啦,唔通好似香港咁老屈你交稅俾錢popo毒打自己嘅朋友咩。

本身亦諗住講下英國人有幾咁符合儒家精神,不過又係講嚟嘥鳩氣,都話明人哋係啱啱喺封建制度走進現代社會,梗係似儒家啦。孔夫子嘅政治觀其實好有道理,只要唔發展政治制度,好似周天子咁將每個人嘅職位地位都固定咗,長嫡子承父業,大家唔使爭,大家聽聽話話跟老祖宗規矩辦事,其實一啲問題都冇,國家會好和平。孔子係衰在生不逢時,春秋戰國時代一個國如果家行保守政策,好快就會俾其他國家追上順手就俾人滅埋,不過統一咗就 OK 可以套用返,所以漢武帝就執返嚟用,從此中國就冇咩大嘅政制改革。大家抑慕英國政治咁清明(?),其實用孔子老師嘅理論就可以解釋得清清楚楚:君君臣臣,在上位者行仁政,倡王道,守禮法。呢啲嘢事頭婆全部都做到足,所以就算佢疑似迫死咗個新抱都冇咩人追究。不過,英國之所以強大,主要唔係因為國內政治制度穩定,而係佢哋玩殖民地吖嘛。一個細細嘅英國將成個印度大陸嘅資源吸納晒,唔 fat fat 就奇啦。真係唔係我特登笑佢哋「落後」,其實英國嘅優點就係落後守舊,中晒孔子嘅理想。不過,失去殖民地之後嘅英國被迫實踐現代化政治,由「日不落殖民帝國」變成而家 21 世紀「未完全去除封建制度嘅民主小國」。講真,如果唔係大家俾面幫手維持「民主大法好」嘅傳說,呢啲咁嘅 inconvenient fact 拎上枱面深入討論嘅話,英國人塊臉皮真係唔知點處理好。

講起俾面,你以為中國人好要面咩?其實中國人唔係好要面架咋,佢要你俾面佢啫。你俾佢,佢自己通常就唔要嘅。(好稀罕咩?哼!)英國人就唔同喇,就算你唔俾面佢,佢都好要面。而家嘅英國人冇咗帝國同軍團支撐,事頭婆俾美籍孫新抱 (i.e. 冇效忠責任) 擺上媒體批鬥,都只能夠講幾句門面說話息事寧人。嗱,如果你係走難,打算投靠個 #人畜無害 嘅群族,今日嘅英國就真係不二之選。以前唔同呀,佢會直接派海軍嚟同你講數 (我先唔係算鴉片戰爭嗰啲爛賬呀,你問下美國華盛頓咩事啦)。不過而家呢,作為中國人,你夠惡屌鳩佢,佢都只能夠靜靜地潤返你幾句,反正你都聽唔明,不傷不痛,冇損失,然後生意照做。

所以其實寫到最後,作為英殖香港出世嘅前大英帝國子民,咁樣不留情面咁潤鳩前宗主國可能真係唔係咁好 (聽聞都唔多合法 Cap 200 s9,s10… 嗰度嘅煽動罪仲係有包 Her Majesty 架),但係好彩呢個 post 自然發展出嚟嘅結論,竟然係 #移民好 、#移民大法好 。始終好多香港人都係因為唔慣「新中國」路線,先由內地走難嚟香港,年中唔少人話中共 #敗壞傳統 (i.e. 封建制度傳統),又搞 #文革 (i.e. 民主化失敗變成可怕嘅民粹),所以先避咗去搵錢至上兼且有英女王保護唔使諗政治嘅香港繼續實踐傳統儒家思想。話係尋求民主自由,其實客套話嚟啫,明嘅明嘅。等於啲人釣金龜都叫尋找真愛啦,唔通講到咁直白咩。Anyway,如果你係呢啲人,真係實在係好合適去英國繼續尋找 #孔子夢 ,事關英國可能會變成世界上最後一個行封建制嘅國家,趁住 Westminster 仲有一堆伯爵公爵,啲人出入稱 Sir,真係要好好珍惜 (順帶一提,真正嘅君主立憲民主制度呢,例如日本咁,係唔應該有呢啲貴族階層嘅,所以仲保留貴族階級嘅國家先至算係封建制;英國人係咁話自己係「不成文憲法」,根本就係「聰明人先見到」)。一陣過多幾年,美共思潮捲蓆歐洲嗰陣,都唔知事頭婆仲揸唔揸得住佢個兜。

天佑我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