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抄襲」

每次見到啲學者(或更常見係未消化課程內容嘅本科生)批評[0]象牙塔外嘅人「抄襲」甚或「plagiarism」就覺得好笑。

從來唔係李怡fans,不過佢直接點明「天下文章一大抄」[1],確實係夠guts。

寫文章落主要參考來源,係俾面原作者;但唔落嘅,咁又點?吹咩?退我學吖笨。正所謂「太陽之下無新事」[2],你唔係真係以為自己見解有獨到之處呀? 如果你真係相信參考咗前人嘅諗法就要註明來源嘅話,寫文章就自然句句有出處,你搵唔到就只係因為你見識少、讀得書少,真係唔好以為自己咁撚原創。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3],我國古代聖賢哲人講道理,必定引經據典,唔會話係自己原創想法。所以三皇五帝、大禹夏桀嘅故事相繼出現喺歷史書[4]。孟子「言必稱堯舜」就同今日嘅 content farm 塞啲「至理名言」落愛恩斯坦把口一樣。係就係 fake news,不過加強咗傳播性,又唔驚「抄襲」,何樂而不為?

每個行業行規唔同,但「免於抄襲」唔係基本人權普世價值,而係西方個人主義喺某些界別嘅體現。跨過行業國界去批評人哋「抄襲」,真係極其自我中心,以為世界圍繞自己運轉。何況就算係神聖嘅西方學術界,都只不過係表面和平,實質暗啞底偷橋偷credit何其多。常言道 “Good artists borrow, great artists steal” [5],俾你發現都只係因為未到家啫。

人越大就越需要學識判斷自己做事嘅意義何在,從而探索真正嘅道德底線。無端端話網絡上嘅 9upper「抄襲」,無異於幾歲小朋友周圍同人講唔准做呢樣嗰樣,因為「老師話唔啱」。有時真係會感慨,幾十歲人仲咁得閒玩埋啲小學雞文字遊戲,究竟係青春定係on9。

— -

(原文於 2021 年 1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