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大帝國公民又點會俾人歧視?

西人作為上三個世紀帝國嘅主人,去外地旅遊通常都會學返幾句當地語言扮下隨鄉入俗。本質上係同秦始皇巡遊國土一樣心態,係親身感受世界之廣闊、感受自己帝國嘅極限。識得越多種語言,了解越多種文化,就可以掌握越多地域嘅事情。呢種情懷,某程度上曾經係對帝國主義(甚至殖民主義)嘅一種支撐。

所以英國人嚟香港唔會屌啲本地小店唔識講英文招呼客人,反而係會以自己識講幾句廣東話為傲。統治者最驚嘅係被統治者學識自己嘅語言同文化,然後取代自己。

喺香港,廣東話同普通話嘅矛盾稍為複雜。政治上固然係北京強,但無可否認嘅係民間嘅文化上暫時仍然係粵文化佔據主流,並且排斥普通話。政治強勢嘅群族,自然會千方百計企圖令己方喺文化上佔有更大話語權。否則就解釋唔到點解有人屌香港餐廳唔(肯)用普通話接客,但去到日本韓國卻大多願意接受言語不通嘅事實。

講到底「香港係中國一部份,所以你要講普通話」就係指控人「歧視」嘅根本出發點,本質上仍然係依靠政治力量[1]壓迫民間文化嘅操作,簡稱為「政治壓迫」亦不為過。

順帶一提,我個人經驗係,好多市井小店嘅服務員都會扮唔識英文。有時我帶啲西人朋友周圍行,你會發現好多人扮到好似聽唔明英咁咁,但我試圖幫手翻譯嗰陣,佢哋又會話ok唔使重複架喎。事實上好多人係「識識地」但唔夠信心直接溝通。始終未足夠掌握某個語言就會出現誤會或誤解,選擇「扮唔識」都可以係一種合理嘅做法。

當然啦,就算係咁,英國殖民者都唔會喺殖民地上呼叫自己被歧視,咁係好柒嘅。咁只證明殖民者政治手腕未夠完善,自己群族未得民心。

至於中國內地嘅人嚟到香港以咩心態自處,係主動融入香港社會,定係以高人一等嘅政治姿態嘗試將香港融入自己嘅帝國觀念,大概係個人選擇,冇話邊樣啱或錯。條路自己揀,我都只係學人哋話齋,幫大家「梳理」一下概念啫。

— —

[1]政治道德力量都係力量呀

(原文於 2020 年 2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