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Moore’s Law 垂危,經濟仲靠咩持續增長落去?

今日睇新聞,Intel 被傳又搞唔掂個 10nm process [1],雖然官方即刻否認[2],但難免令我諗返起我兩年前發嘅噏風[3],關於硬件樽頸位對大圍(唔係沙田嗰個)經濟嘅影響。雖則話其他 foundry 嘅 10nm[4] 同 7nm[5] process 進度貌似良好 [6],但睇返大勢,好多人都話 Moore’s Law[7] 未必有好多年剩 [8]。

Moore’s Law 垂危,又唔代表啲電子嘢冇進步嘅空間 [9]。不過,我就比較悲觀。如果要我斷估,硬件會越嚟越專門化,去迎合唔同範疇嘅需要,喺嗰啲專門範疇之內,硬件嘅進步仲有唔少空間。但係,整體嚟講呢啲進步係咪可以好似以前咁樣以幾何級速度發展呢?我就唔多睇好嘞。

眾所周知,幾何級嘅經濟增長係現代社會嘅靈丹妙藥。貧富懸殊、資金唔夠、借錢還唔到等等嘅問題,通通搞掂晒。而近十幾廿年全球嘅經濟增長,其實好大程度受惠於 Moore’s Law [10]。睇返今日全球市值最高嘅上市公司,十間有七間係科技公司。相反,好多曾經紅透一時嘅產業,就有衰落之勢。當一個行業唔再係 leading edge,就會有人頂爛市。例如汽車生產咁,除非你好似 Tesla 咁樣整新類型嘅車,否則就算你係業內龍頭大佬,都難免會漸漸被邊緣化。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大概就係呢個道理。

「英雄造時勢」固然冇錯,但另一邊廂,除非你係可以憑一人之力改編歷史嘅頂尖人物,否則,時勢亦都會係你成敗嘅關鍵。呢個世界係好殘酷嘅。如果你搞嘅係最尖端嘅科技,你嘅競爭對手就係當下你嘅競爭對手,而且你嘅對手可能好少。 但如果你身處一個好成熟嘅行業,呢個行業已經有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歷史,你嘅競爭對手除咗當下嘅人,仲有行內嘅前輩,亦有其他嘗試用新科技取代你行業嘅人。喺成熟嘅行業裡面,你要突圍而出,唔單止要叻過今日嘅人,仲要叻過晒之前嘅人,仲要受得起新時代、新技術帶嚟嘅挑戰。要做到呢個地步,其實真係好難。

當然,「創新」都唔易。香港人近年又興返講「創新」,但好多人唔明白,所謂「創新」唔單止係有新思維、新諗法,而係需要投入時間、金錢、聲譽落去呢啲新思維度,去做啲前人未做過嘅嘢。當中所需嘅眼光、勇氣同熱誠,喺香港人當中比較少見。

但就算你要創新、創業,都要有門路先得。千禧之後嘅科技公司,好多都係靠網絡起家,其中一個好大因素係因為入場費低。呢個都係受惠於時勢。十幾年前,開源軟件開始成熟,「雲端」基建開始成形,真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網絡 startup 之風由此起,跟住一個大致類同嘅劇本 [11],征服咗好多唔同嘅市場,對經濟、對大眾嘅生活都造成深遠嘅影響 [12]。

睇返科技發展嘅脈絡,好多時係一樣嘢掕[13]另一樣嘢,一步接一步砌出嚟。例如發明咗蒸氣機,然後先可以有火車,然後先可以有鐵路系統,然後鐵路系統再影響經濟結構,再為世界帶嚟巨大嘅變化。喺 21 世紀,電子產業嘅發展,令到雲端技術、智能手機等等嘅技術變得可能,然後其他創業家先至可以講「創新」,發展成今日嘅巨型科技公司雄霸天下嘅世界。

我哋今日話 Moore’s Law 可能行將就木,但其實 Moore’s Law 由 Gordon Moore 喺 1965 年提出到今日已經應驗咗超過 50 年。如果歷史有如果,如果 Moore’s Law 去到第 30 年,即係 90 年代嘅時候,就停止咗,咁會點呢? 科技倒退 20 年,我哋可能仍然有得「寬頻」上網 (即係快過 56K 少少嗰種),但就應該唔會有智能手機。可能仍然會有社交網絡,但未必會有臉書,可能會比較似高登討論區咁樣 (係,起碼會好似佢咁慢)。Instagram 呢類圖片分享嘅功能為主嘅社交網絡就更加冇咩可能,想像下 90 年代嘅電腦點可能即時幫你處理幾 MB 嘅圖?片就更加唔好諗。其實 Google 呢類 search engine 係咪可以咁有效,都好成疑問 (不過網絡上又會相對少好多內容,可能打和啦)。就係咁樣,今日嘅十大市值上市公司,隨時都唔見咗幾間。由此可見,Moore’s Law 嘅持續,對世界各國 GDP 嘅影響,對人類生活嘅影響,可以好大。

或者有人會話,就算冇咗 Moore’s Law,一樣有其他創新嘅嘢推動經濟啫! 係,呢啲係樂觀諗法。 或者有人心諗,如果咁易俾你估到將來會點,你一早就發咗達啦! 係呀,都啱架。(我呢度講嘅嘢九成都係馬後炮) 不過其實,睇返當年 2000 年所謂科網股泡沫,再睇返今日科技股大行其道,究竟係當年嘅人一窩蜂炒燶咗科技股,定係其實佢哋先至係有先見之明,一早睇到電子科技同互聯網嘅潛力?納斯達克指數呢幾年蒸蒸日上,大大抛離道指,某程度係印證返當年投機者嘅理論:資訊時代即將降臨,網絡公司潛力巨大,機不可失。(當然,今日成功嘅科技公司,同當年被炒到天價嘅公司,就未必係同一堆⋯)

今時今日,喺 2018 年,或者我孤陋寡聞,感受唔到市場有呢種對新科技嘅殷切期盼。吹咗好多年嘅能源、生物科技,究竟係咪有料到,真係唔知。或者會有啲新突破,而新突破或者會對某幾間公司嘅股價有利。但呢啲技術係咪可以好似蒸氣機、好似電子晶片咁樣,推動一個時代嘅發展呢?我就真係唔識睇嘞。

大家放心,呢啲講緊係十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先至會變得真切嘅問題。而家就算 Moore’s Law 已死,仲有大把地方可以應用現有嘅科技去創新,去發展。(例如人工智能,應該都仲起碼玩得十年八載…) 但之後會點呢? 冇咗呢啲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嘅科技突破,究竟世界會變成點呢?呢個先至係最有趣嘅問題。 究竟資本主義會唔會破產? 究竟我哋會唔會搵到「經濟增長」以外嘅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 究竟「創業家」係咪會變成夕陽工業呢? 當社會只能抱殘守缺嘅時候,究竟人類嘅信念同價值觀會起啲咩變化呢? 呢啲問題,我都好想每樣 9up 少少,不過範圍太廣闊,好多人就呢啲問題寫過專題文章,出過書,我就暫時唔講住喇。我諗個重點係,呢啲問題其實好複雜,亦都好難用今時今日嘅思維去分析。我哋可能需要新嘅思維、新嘅哲學、新嘅價值觀[14]去迎接呢個新時代。或者「創業家」會變成夕陽行業,但照咁睇,或者「哲學家」呢個古老(並好似已式微)嘅「行業」,就嚟會再起舉足輕重嘅作用[15]。

(我覺得,如果今日識得答呢啲問題,就會好似喺 2000 年買入 MSFT 咁樣,等 18 年之後,終於等到股價回升,計埋通漲之後都算係回到本,證明自己當年其實係冇睇錯架,只不過世人愚昧,唔識貨之嘛。)

— — — — — — - — — — — — — -

(原文於 2018 年 10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