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之死 II
時代會變,社會亦會變。
唔識得自我革新嘅組織,自然會被時代革走。唔想被歷史洪流沖走,就要識得變化、革新、改進。
一講到改變,好多人就開始不安。我哋係咪要放棄固有嘅原則、價值,去迎合新嘅環境?如果所有價值觀都可以改變,咁我哋究竟堅持緊啲乜嘢? 好多人唔識答呢啲問題,所以佢哋懼怕改變。如果往日堅持嘅價值原來隨時可以變,咁當年咁辛苦堅持又係為咗啲乜?
去到呢個位,就應該問下自己,究竟有冇啲乜嘢係不可動搖嘅根本價值 — — 就算冒住被時代革走嘅風險,就算冒住犧犧時間金錢性命都在所不計 — — 究竟有冇一樣咁嘅嘢?
「我份人好有原則」聽落似係好嘢嚟,所以好多人以為,原則越多越好。但其實,單係守護一個「原則」已經好難。你願唔願意為呢個「原則」付出一切?如果唔願意,咁嗰啲根本唔係你嘅原則,只不過係因時制宜嘅習慣而已。
有咗呢個比其他一切更重要嘅原則,組織就可以革新,可以改進。只要唔違反原則,全部都可以做;只要可以向理想邁進一步嘅嘢,全部都應該做。
太多嘅所謂原則,太多嘅所謂底線,喺平時只會阻礙自己嘅步伐,但去到關鍵時候,卻每每係守不住呢啲原則同底線。舉個例,甲某聲稱自己嘅原則係唔向其他人借錢。所以佢出街帶唔夠錢嘅時候,寧願周圍搵 ATM 撳錢,都唔肯向朋友暫借一兩百蚊。後來,佢為咗結婚,向銀行借咗五百萬買樓。
所以,真正嘅原則唔係冇事冇幹嗰陣拎嚟擺下姿勢嘅嘢,而係重大關頭嘅時候,你點樣取捨。政棍點解為之政棍,就係因為佢哋口頭講好多原則好多底線,但臨到危難關頭,卻係因為有難言之隱所以未能夠堅持,叫大家同情地理解佢嘅情況。
所以講原則,究竟你係真正咁相信,定係葉公好龍,呢樣要問清楚。好多嘢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去到被迫取捨嘅時候,先會知道邊樣最重要。
所以,一個組織,只要有一個永遠唔變嘅大原則就好夠。其他嘅嘢,必須因應時勢作出適當嘅判斷。 中國共產黨可能係中國史上最識得自我革新嘅組織。喺幾十年之間,由大鑊飯轉型成為市場經濟,或者大家喺資本主義社會長大唔覺有咩咁出奇,但一個掛住「共產」名義嘅組織可以作出呢種深刻嘅路線調整,其實係好唔容易嘅事。同中共打對台嘅組織,你哋究竟自己有冇呢種自我改革嘅能力? (至於爭論究竟抗爭可否爆粗同動粗嘅人,哈哈,哈哈。)
回顧泛民嘅墮落,可以話佢哋係唔識得革新改進以適應新時代嘅挑戰。「食六四老本食足三十年」呢類批評已經係耳熟能詳,唔需多講。照計泛民本身都知道自身有問題,但點解明知衝緊向懸崖都收唔到掣呢?我認為根本原因,係因為泛民之間冇一個「核心價值」。歸根究底,泛民唔似係一群以價值同理想維繫嘅勢力,反而似係靠個人關係而形成嘅「幫派」。呢個幫派當然有佢自己嘅「隱語」。例如「爭取民主」、「反建制」、「平反六四」呢啲全部都係用嚟分辨某某係咪「自己人」。呢啲說話同行動冇必然嘅關係,所以有人同中聯辦密商,有人喺 DQ 後話選舉係「自由選舉」,有人喺黨內專政,全部都唔係問題。最緊要得到「大佬」認證係「自己人」就得,所以「泛民唯一代表」係一錘定音嘅,邊個係「自己人」邊個唔係「自己人」,從來唔係靠理念同行動去分辨,而係靠幫派嘅大佬自己「說了算」。
只要組織唔係奉某個「價值」為最大原則,咁就無從討論究竟一項改變,對組織係好定壞。「同中聯辦密斟」係好定壞呢?大佬說了算。新移民應該攞幾多福利呢?又係大佬說了算。一班自稱「爭取民主」嘅人,連選民都可以鬧,可見根本冇任何理性嘅論點可以令佢哋改變主意。順帶一提,中共係有佢嘅核心價值嘅。「不惜一切繼續做執政黨」係中共嘅核心價值,而泛民連呢樣嘢都冇,所以長毛可以喺臉書屌票,就係因為佢係 其中一員「大佬」。
有咗一啲「核心價值」,就算係最低地位嘅成員,都可以提出質疑。只要說服到其他人呢啲嘢影響組織嘅核心價值,整個組織就有理由去跟進,去改善,甚至革走一啲侵害核心價值嘅人,無論佢地位幾崇高都革得走,因為核心價值永遠高於任個個人。
呢啲先至係組織嘅生存之道。
睇香港大勢,泛民將亡,有志另起爐灶嘅人,唔可以唔知組織應該點樣運作同管治。核心價值要先於領導者。點解話「ideas are bulletproof」就係因為信念同理想可以超越個人嘅存亡。而一個運行得有效嘅組織,係將呢啲信念同理想發揚光大嘅良好載體。
(原文於 2018 年 11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