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Don’t Starve 玩後感

最近發現咗一隻 game 叫《Don’t Starve》,算係一個 survival game,你喺遊戲入面控制一個角色,要喺充滿怪物嘅荒野求生。隻 game 嘅其中一個特點係冇得 save/load,角色死咗就會被刪除,永遠都用唔返。

玩咗幾日之後忽然萌生一個感想:人對於死亡嘅恐懼,除咗係生物嘅求生本能,係咪仲因為投放咗太多時間落呢個「角色」度呢? 人越老似乎就越唔想死,大概真係對咗自己幾十年日久生情,越嚟越唔願放手。

但就算人唔死,都會不斷改變,冇得 load 返之前個 save game 再嚟過。十年後嘅自己,必然同今日嘅自己好大分別。某程度上我哋每一刻都有部份嘅自己死亡,同時每一刻都孕育新嘅自己。

今時今日醫學、科技倡明,人均壽命增加,好多人都可以活到七老八十。一個人由孩童去到立身成名,通常需要三四十年。但人到中年,之後仲有三四十年先會終壽,期間社會又變,自己又變,固難以 save 低當年嘅風光。

有時同朋友傾開,或者喺網上見人感嘆,覺得好多曾經仰慕嘅長輩,臨老卻係如是不堪。前車可鑑,但唔知鑑完之後有冇用。畢竟好多響噹噹嘅人物,佢哋必然克服咗好多挫折、面對過好多質疑,然後佢哋覺得只要腰骨一挺捱過去就成功。呢啲人一定有強烈嘅自信,亦唔會重視一般人嘅批評,行之有效幾十年,確然好易到老年時諗埋一邊,繼續唔理人嘅批評。

成功嘅要素變成墮落嘅根源。所以人要死亡。一個人就算唔死,佢過得幾十年,都會變到同之前完全唔同。就算佢人冇變,社會都會變,社會對佢嘅評價都會變。我哋總有個錯覺,覺得萬物有其「本質」、「靈魂」所在。不過變幻先至係永恒,所有嘢都會變。

所以呢,無論咩人都好,為咗自己心理平衡,要不斷提醒自己雖然係世界嘅中心,但都不過係短暫一刻嘅過眼雲煙;每一刻自己所做嘅嘢必然賦有最大意義,但下一秒已經未必如是。或者我平時講開嘅「謙遜」唔係對於宇宙嘅廣闊而感到嘅卑微,而係面對時間嘅沖洗,我真係乜嘢都唔係。

(原文於 2017 年 12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