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言論自由
幾百年前,知識份子講「言論自由」嘅時候,係講緊讀過書,有知識嘅人嘅言論自由。佢哋本身冇預過原來 IQ 唔過 80 嘅人都有書讀,學得識寫字,仲可以日日上臉書鳩噏。所以,現代嘅「言論自由」係一種好左膠嘅概念。傳播錯誤訊息唔使付出代價,本身就係消費緊社會,要社會埋單。
而家我哋唾棄舊媒體,轉而睇啲所謂 KOL 大發厥詞。曾幾何時,做媒體寫錯嘢都有少許代價,而家啲所謂 KOL 錯咗唔使認,搬龍門理直氣壯,令人側目。但側目又如何?就算真係妖言惑眾,都唔使拉去打靶,何況鳩噏寫錯嘢?有一班人睇唔過眼,就日日追住啲 KOL 講錯嘅嘢嚟「打」。所謂「打」,無非又係網上寫幾隻字譴責,不痛不癢。呢啲爭論實屬無謂,如果佢哋將呢啲時間攞去幫樓下間茶餐廳洗碗,香港嘅 GDP 應該可以更上一層樓。
以前受到左膠思想影響,睇返古代「以言入罪」嘅社會好似好野蠻咁。 但其實鳩噏唔使代價,先至係奇怪嘅事。史前人類冇政權去迫害鳩噏者,信錯人講嘅嘢,例如:「響尾蛇冇毒架!」,好快就會付出生命作代價。喺封建時代、帝王時代,雖然我哋而家會判批佢哋好多迷信、唔科學、錯誤嘅思想,但帝王嘅身邊嘅其實都係最有學識嘅人。如果佢哋覺得某某講嘅嘢係錯,錯到要捉佢去處死,其實條友都真係幾錯。有啲嘢錯咗 concept 真係會出事架,正如你錯信「響尾蛇冇毒」一樣。
「言論自由」在歷史上取得成功,係有好多環境因素嘅。當時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文化、科學、等等嘅新觀念相繼誕生,而呢啲嘢促進咗經濟發展。「言論自由」嘅好處係加速新觀念嘅衍生,而呢啲新觀念,由其科學嘅突破,係立竿見影嘅,係可以好快咁變成經濟嘅成效,好快改善人嘅生活質素。喺呢個歷史環境之下,保守觀念自然會被淘汰,禁止新觀點就好明顯會阻礙社會嘅前進。喺呢個大環境之下,「言論自由」先至享有幾百年嘅輝煌日子。
去到 21 世紀,先進國家嘅「言論」已經去到一個不進反退嘅局面。喺網上任何大眾化嘅討論空間,都充斥住一班貌似 IQ 唔過 80 嘅人喺度鳩噏。高質嘅言論當然係有嘅,但低質嘅更多。好多人會講笑咁話,咁不如考個試先可以上網講嘢? 但要記住, IQ 唔係一個好嘅指標嚟,好多大學教授、博士,喺網上開個 page 都係鳩噏為多,隨便都搵到好多錯誤資訊。
判斷一樣嘢係啱定錯真係好難。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好多實踐唔到嘅嘢,好難話有對或錯。有啲嘢唔係實踐唔到,而係所需資源浩大,衰咗好大鑊。上世紀某些國家實踐共產主義,證明當時共產社會注定失敗,就係活生生嘅例子。所以,如果有人倡議一樣嘢,而自己唔肯承受實踐失敗嘅惡果,呢種行為即係慷他人之慨,係社會最無恥嘅敗類。我哋講「言論自由」嘅時候,唔可以忘記呢點。人類文明社會曾經享有兩三百年嘅言論自由,容易實踐嘅嘢好多都做咗,當啲 low hanging fruits 一早被人摘取嘅時候,可以繼續再實踐嘅嘢其實只會越嚟越少。同時間,資訊發達令啲廢人鳩噏嘅 noise 只會越來越多,遲早會去到一個位,啲雜聲對社會嘅害處大於言論自由嘅好處。言論自由係必須要收窄嘅,呢個係歷史上嘅必然。不過究竟點樣做先啱,我就冇任何好嘅睇法。
(原文於 2017 年 7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