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要建立長久嘅嘢,喺今時今日,非常困難。喺資訊泛濫嘅年代,無論你做啲嘢有幾勁,最多都只係會得到 15 minutes of fame。然後,就會被大家遺忘。
究竟有咩嘢,可以保留起碼十年廿年,都仲會有用,仲會對社會有貢獻?
喺講究「快」嘅時代,呢個問題似乎好少人問,更加少人重視。記得有人講過,人類每日產生唔知幾多 zettabytes 嘅資訊,但幾千年後嘅考古學家,睇返廿一世紀嘅遺跡,會咩資料都搵唔到。話知你一隻硬碟儲到幾多 TB 嘅資料,過幾十年呢隻硬碟壞咗,就係廢銅爛鐵。
而家全球市場經濟運作模式,越嚟越變咗「搵快錢」。你睇啲電影,幾千萬甚至幾億製作費,拍咗出嚟,戲院上映幾星期就玩完。IMDB 收錄咗 383 萬套映畫,當中有冇 1% 嘅戲會喺播映之後得閒俾人拎返出嚟睇下?斷估都冇。九成九嘅作品,就算佢當年點樣風靡全球,最後都只會無聲無息咁消失於世上,或者喺某個圖書館苟延殘存。
據聞 Pokemon Go 而家風行全球,一時無兩咁話。但係過多二十年,仲有冇人會繼續玩?就算有,啲玩家得返而家嘅一成都未必有。資本主義搵錢為上,當一壇嘢賺唔夠錢,啲 server 又要請人睇住,計完條數唔化算,自然要熄 server 告別世界。之後,嗰隻 game 就好似從來冇存在過咁,你想玩都玩唔到。有幾多隻遊戲可以好似 AOE II 咁,出咗差唔多廿年之後,官方更新隻 game 然後仲有人玩?
當然,從一個經濟右翼嘅角度,賺錢嘅人賺咗錢,想玩遊戲嘅人又玩得滿足,你仲想點?今時今日文明世界如此富足,都係靠資本主義制度分配資源,令啲資源(大體上)有效投資去製造大家想要嘅產品。但當今嘅制度,係短視嘅。例如王晶嘅賀歲片,年年都差唔多。係有人睇呀,不過其實啲觀眾睇返兩年前嗰套都可能一樣咁開心。TVB 周末成日播舊戲,大家都會睇啦。只不過市場形造個氣氛出嚟,冇人肯俾錢睇舊戲,所以先會有人年年照辦煮碗係咁拍爛片嚟賺錢。
我所批判嘅,唔係從文化角度批判大眾嘅沉淪,亦唔係批判資本主義對文化或其他價值嘅破壞,而係從右翼觀點,批判現今呢個全球市場嘅效率。經濟右翼講究效率,但當你明明同一套戲,橋段九成相似,你做咩要耗資億萬,走去拍十幾廿次?分明係極低效率嘅事。
而家個情況就係,市場每推出一樣新產品、新作品,就將之前嘅嘢蓋過、淹沒。全球市場越係一體化,單一產品賺嘅錢就越多,製作費就可以越高。所以而家荷里活啲新戲,每套都億億聲,過一排就冇人記得。所以而家啲新電子產品,研發又係億億聲,過幾年就變廢鐵。好多喺市場上曇花一現嘅產品,未及得切喺世上留下烙印,就已被世人遺忘遺棄。
究竟新嘅好,定係舊嘅好?斷估都係新嘅好。認真,通常真係新嘅好啲,我唔興泥古或懷舊。但個問題係,好多時新嘅嘢,消耗龐大資源去研發,但其實未必好過原本嘅,可能只不過係包裝靚少少,宣傳手法好少少,同埋啲人先假設咗新嘅好過舊。
我哋每日都遺棄緊曾經無數咁多人投注無數心血嘅產品同作品。有時我哋停一停,諗一諗,會發現新嘅未必好過舊嘅。例如 Windows 10。又或者你開始覺得,年年換手機,啲功能都差唔多,冇咩新意,不如等多兩年先換。然後,市場開始對不斷「更新」嘅產品厭倦,需求開始下降。需求下降,然後嗰啲原本億億聲嘅研發預算,就會俾人 cut 到渣都冇。冇研發資本,下一期嘅產品就更加唔會有新嘅改良,最後市場只可以繼續供應原本已經研發好嘅產品。再過多一陣,可能連呢樣都做唔好,但啲舊嘢,已經唔記得咗點整。資本主義就會崩潰,我哋嘅文明可能會倒退幾十年(放心,唔打仗嘅話,斷估唔會返返石器時代)。
我對未來係充滿瞳景嘅。究竟我呢番預言,會喺二十年後、五十年後、定係一百年後發生? IT 人唔會話你知佢哋平日處理嘅訊息係幾咁複雜,幾咁散亂,幾咁難以管理。佢哋只會用更複雜嘅工具,例如十年後會變廢鐵嘅硬碟,廿年後冇人識用嘅軟件,同埋三十年後冇人開到嘅數據格式,去處理越嚟越多嘅資訊。啲工具越精準,就越唔容許任何差錯,即係越脆弱。人類構築一啲自己都難以理解嘅系統,企圖超越自己天生認知嘅限制,可以話係冒犯上帝,對上帝嘅褻瀆。究竟人類爬得幾高,先至會被摘回凡間?定係中途會識得收手?我唔知。所以,我對未來係充滿瞳景嘅。
末日未到之前,我會繼續實踐經濟右翼嘅倫理責任,即係繼續搵錢。如果我嘅工作會間接導至三十年之後地球大爆炸,咁我都冇計架;不過同時,睇住前面啲車就嚟炒埋一碟,我會覺得,將自己架車駛返去避車位,謙虛返少少,唔好同上帝角力,可能最後真係會整到啲嘢出嚟,喺末日之後,都繼續存在,甚至連「新新石器時代」嘅人都可以受惠,咁都唔錯。
至於我上面提出嘅問題點樣處理? 喂,篇文太長喇,唔講喇。何況只要社會一直進步,最後點都會出現馬克思式共產革命架啦。大家等死啦。
《老子》曰:「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原文於 2016 年 7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