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唔科學嘅念力
近日新界東補選,潮流興講投票策略。呢啲嘢,我唔熟,唔講。不過講起投票,我就有另一番感受。
因為我咁大個人都未投過票。
咩立法會呀、區議會呀,從來都冇投過。
我知咁樣唔多好,但其實咁嘅態度係「理性」嘅。因為只要其他人都肯去投票,咁就無論我投或唔投,都對選舉結果影響甚微。
我知道咁樣諗實在好冇公德心,話晒投票都算係公民責任。所以我呢幾日就喺度反思,究竟我自己決定唔投票,會唔會影響其他人呢?
假設好多人[1]都好似我咁,對所有參選人有保留,同埋懶,寧願星期日成日碌 facebook 都唔肯出門行幾步路投票。咁當然「懶」唔係絕對嘅。如果有個參選人我真係好支持,咁懶極我都會投個票嘅。
如果用一般嘅科學角度去睇呢件事,我決定投唔投票,同其他人根本完全冇關係[2]。好明顯係獨立事件啦?我決定投或唔投,只在我一念之間。我冇理由可以靠念力去影響其他人嘅決定架嘛⋯⋯
⋯⋯ 除非可以啦。
問題嚟喇。我決定去唔去投票,唔單止係「自由意志」驅使架嘛。我會受到當時政治氣氛,參選人嘅質素,甚至可能因為天氣嘅好壞,而影響我投票意欲。所以,我投唔投票,對於其他人投唔投票,係有一定關聯 (correlation)。
呢個時候啲科學膠就會大聲背誦金科玉律:「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呢樣嘢我認同嘅。但而家弔詭嘅問題係,我一方面主觀咁認為自己有自由意志決定去唔去投票(i.e. “I cause my own actions”),另一方面卻觀察到原來一個人投唔投票受到好多客觀因素影響。
如果好粗疏咁將呢兩樣嘢夾埋一齊,個結論就係我嘅自由意志可以影響大家投唔投票 🙂 🙂 🙂
我知呢個結論非常唔科學。但只要你接受所謂嘅「自由意志」,咁無論你結論係點,都會同我呢個結論一樣咁唔科學。只要你相信呢個世界(包括你嘅腦)係根據物理定律運行,咁所謂「自由意志」只係一個好籠統、唔精確嘅模糊概念。呢個概念肯定唔科學 [3]。但係當我嘅意志好努力咁掙扎緊落唔落街投票,呢一刻其實真係唔存在咩客觀科學原則。當我掙扎緊嘅時候,我嘅意志明明係可以好「自由」咁決定我做啲乜 [4]。呢個係「我思故我在」一樣咁清晰嘅主觀事實,無容置疑。
但同時,我決定投唔投票,同其他人投唔投,係有一個明顯嘅關聯。呢個亦都係無容置疑嘅客觀事實。當我掙扎緊投唔投票嘅時候,如果我接受呢個客觀關聯,而同時我又好清晰咁感受到我意志嘅自由奔放,咁呢一刻,我決定去唔去投票,就會直接「影響」到其他人嘅決定。
呢個 paradox 應該點樣處理呢?我其實覺得就算接受「我自己嘅決定,會影響其他人嘅決定」,都可以係一個 consistent 嘅世界觀。當然呢個世界觀唔科學,大家喺 《Nature》 出論文唔好講啲咁嘅嘢喇。但真係 consistent 架嘛。念力嘅威力真係好強大。
話時話,我上面講嘅係「投唔投票」。不過同樣嘅理論,都可以應用喺「投俾邊個」呢個問題上。所以,大家鍾意一個參選人,就投佢啦。你嘅念力絕對可以影響其他人嘅投票意向架。你諗下,無論你投邊個都好,你投咗一個贏嘅參選人嘅機率,真係最大架,因為最多人投贏咗嗰個嘛 [5]。
----
- [1] 按:「好多人」唔係「大部份人」。總之係有唔少人咁解。
- [2] 假設我冇喺網上講有關嘅事啦,亦冇叫屋企人投或唔投。
- [3] 好多人喺呢啲時候就會講量子力學測不準定律乜乜乜。我唔想嘈,去片,自己睇。 http://arxiv.org/abs/1306.0159
- [4] 或者倒返轉講,就算我理性咁知道我嘅決定客觀上係受到 N 個因素影響,都對我作出「正確」決定冇任何幫助。
- [5] 呢個觀察,必須假設你係「隨機」抽樣。「隨機」又係蘊藏無限玄機,如果諗到新奇嘅題材我都好想講下「隨機」呢個概念。
(原文於 2016 年 2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