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正念、執念、妄念、FF念

有啲嘢,你諗住係咁,點知事實唔係咁,你會失望,失落,甚至痛苦。所以,《莊子》教你「無所待」,佛家教你放低執念,應用哲學家教你咪發明咁多離地理論。

又,有啲野,如果你諗都唔諗,就唔會發生。你想件事發生,總要諗下佢,咁先至會諗到點樣令佢變成真。人類唔係話「有光」就有光,而係你動念「有光」,然後走去撳掣開燈。如果你連「有光」都唔諗下,咁自然唔會走去撳掣,咁就唯有眼光光等到天光先有光喇。

當然啦,根據現代科學,齋用「念力」係冇得改變任何嘢 (好似係)。任何人想要改變世界,除咗動念,亦都需要作出最起碼嘅行動,例如郁下手指、撳下掣之類。所以,基本上,只要你動念,而動念導致某啲行動,咁就可以改變到世界。但係你作為一個人,唔係萬能,人類總有極限。

例如,可能你想三小時內跑完個馬拉松。咁你靠「意志」,加上適當嘅訓練,或者可以做到;但如果你想要一小時內跑完個馬拉松?「傻的嗎」。強烈嘅意志,可以令人成功完成一件事,亦都可以令人發狂。試想像下,同樣係「我要 X 小時內跑完馬拉松」,如果 X=3,咁一個跑手會因為強烈嘅意志而成功;但如果 X=1,咁意志越強,就只會令人越痴線。

我講嗰種痴線,係求之不得,繼而心理唔平衡嗰種痴線。我諗應該唔會有人會因為一小時內完成唔到全馬而抓狂,但好多人會為啲差唔多咁低能嘅嘢而唔開心。例如,有人會好努力溫書,然後考試成績唔理想,就唔開心;例如,有人會好想追到某個女仔,最後食檸檬,就唔開心;例如,有人會好努力寫文章希望有人欣賞,點知冇人理,就唔開心;例如,有人會希望自己個仔女做到醫生律師,自細幫佢諗好晒鋪好晒路,點知佢話想做畫家,就唔開心;例如,有人期待男朋友送佢 “flower”,點知送咗 “flour”,就唔開心…… 嗚呀其實太多例子,舉唔晒,暫時係咁先。

上述所有例子都有個共通點,就係期待嘅嘢冇發生到,所以唔開心。俗語有云:「冇希望就唔會有失望」。如果想避免呢種唔開心,最好嘅方法當然係唔好對世界有任何期望~~ :) 之但係,即刻會有人反駁:「咁你冇期望,自己點會進步?世界點會進步?如果下下都將自己嘅標準降到好低,咁做人又有咩意義?」係架,所以唔可以所有嘢都冇期望。呢篇文一開始就話:「有啲野,如果你諗都唔諗,就唔會發生。」

所以,有時,我哋係需要有諗法,有期待,有寄望。但係,有期望即係有失望,咁點算?有啲人就會話:「人生就係咁架喇~」 (sigh, life…) 嗯,人生就係咁架喇~~

【以上係引言】

— — — — — — —

【以下係正文】

當然我唔會寫篇廢話齋講「人生就係咁」啦。作為一個唔識哲學嘅應用哲學家,我要講廢話:「只要你期望嘅嘢最後成真,就唔會失望。」重要嘅嘢重覆多次:「只要你期望嘅嘢最後成真,就唔會失望。」

咁點先可以確保期望嘅嘢會成真?當然就係:「唔好期望啲唔會發生嘅嘢」。再重覆:「唔好期望啲唔會發生嘅嘢」。所以,唔想失望就要未卜先知!未卜先知!學識點樣預測未來,就知道咩唔會發生,然後避免期望嗰啲嘢! 不過,做先知唔好玩架。我夠知太陽聽朝會由東邊升起,但如果我去期望呢樣嘢,似乎有少少on99。通常,人類期望嘅嘢,都係要靠自己付出。如果一件事自己冇份參與,就會少咗一份關切。一樣嘢如果係靠自己努力取得,嗰份滿足感通常比較大。(所以,就算係賭大細,明明你嗌「大!大!大!大!大!」都唔會影響結果,但嗌下好似開心啲,因為你會有種錯覺,覺得嗌咗好似會影響結果。)

所以,我會期望自己考試考得好,我會期望追到某個女仔,我會期望升職加人工,我會期望出篇文有幾萬個like……[1],而呢啲嘢,係我或多或少「有能力改變現實」嘅事:我知道,我唔溫書,就考唔好;我唔用心追個女仔,就未必追到;我唔努力工作,就唔會升職,我唔炒花生寫潮文,就冇幾萬個like……[2]

如果我有所期待嘅嘢,好多都係自己可以影響結果,咁要避免失望,就唔需要做「全知」嘅先知。我只需要「自知」。究竟我努力溫書,係咪真係可以考得好個試?究竟我用心追女仔,係咪可以贏得美人芳心?究竟我努力工作,係咪可以得到上司賞識?究竟我寫潮文,係咪真係呃得到like?只要識得答呢啲問題,就唔怕失望啦,係咪?

所以,只要人有自知之明,就可以改變世界之餘,唔會因為期望落差而沮喪。其實,只要人自知,就即係知天命,即係有預測未來嘅能力。你諗下,如果你可以答到所有關於你自己未來嘅嘢,咁同可以預測未來有咩分別?所以,人類冇可能 100% 「自知」。

冇 100%,就唯有估。無論你係「理性估」或者係「鳩估」,都唔會準確。所以,我上面嘅「正文」講「自知」其實全部都係(優質嘅?)哲學廢話。真正嘅結論係:「你既然唔識預測未來,就冇計架喇~~ 人生就係有期望、有失望~~ 係咁架喇~~」。

【以上係正文】

— — — — — — —

【以下係真理】

應用哲學家唔怕鳩估、唔怕錯,最緊要錯咗就認。所以,面對住一個唔符合主觀期望嘅事實,越快承認錯誤,越快糾正錯誤,就可以越快從失落中回復過來。只要緊貼現實,唔妄想,唔作無謂嘅猜想,任何期望嘅落差,都會迅速變返零。[3]

當然,有意義嘅人生,唔係純粹觀察現實架嘛。可能你對某樣嘢好有熱情,不惜窮一生努力去追求、去悍衛,咁無論現實係點,你都願意搏盡求變,爭取任何改變世界嘅可能。如果真係咁,你又何必介意咩「期望落差導致你唔開心」呢?反正一開始就成條命豁咗出去,係咪咁話。意義,就係選擇,即係捨棄其他。 反之,如果你覺得人生冇咩嘢值得你去燃燒生命,咁就……恭喜你!你完全符合「無所待」嘅條件,心如明鏡,無欲無求,咁只要學識應用哲學嘅「快速認錯大法」[4],就會好快成佛 (好似係)。

簡單啲講,就係一句「你願唔願意?」 如果願意,就搏盡無悔。如果唔願意…… 屌,咁你咪撚FF啦!

我忽然覺得,人生嘅哲學大道理,其實都好簡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