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想學矽谷?都要天時地利人和

見到有人喺臉書呻話台灣有班老屎忽,唔帶挈後輩,唔識又指指點點,好羨慕矽谷有班 angel investor 會將佢哋自己嘅創業經驗傳承俾下一代云云。我見都有唔少香港嘅朋友分享,相信都係深有同感。

但所謂「矽谷」嘅運作模式,係咪真係純粹因為班老屎忽阻住晒呢?我認為,要先了解所謂「矽谷」嘅模式,同傳統產業嘅分別。

傳統產業,講究嘅係企業管理:控制成本、將現有制度系統化、減低企業風險、謀求(相對)穩定回報,等等。

矽谷型科技startup,講究嘅係用新科技「打亂」(disrupt?)傳統生意模式,用呢個優勢將 *全世界* 某個行業嘅生意搶返嚟。例如 Uber 就係搶緊全世界嘅的士服務, AirBNB 就係搶緊酒店(或者起碼 motel 啦)嘅生意 1。呢類 startup 一係就天價 exit,一係就 crash and burn,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嘅傳統思想好大出入。

講得好聽就係創業,講得衰啲就係好似用半副身家買六合彩咁樣豪賭 (唯一分別就係「獎金」比六合彩更多,所以 expected gain 可能係 positive)。你要有咁嘅野心,又唔怕失敗,先玩得呢個遊戲。唔好話啲老屎忽吖,其實喺香港就算係年輕一輩本身都會有種朋輩壓力,你如果話「我嘅夢想係賺十億!」肯定會俾人當係怪人,會仲慘過被謠傳月入六位數。根本當你個社會槍打出頭鳥,人哋就唔會寄望你班人可以搞得出一個影響全世界嘅 startup。

當然香港仲有好多文化上嘅弱點啦。本地市場太細,如果要搞得大就唯有(先)打外國市場。咁樣做係有難度嘅,尤其係近年啲科技 startup 好講究可以短時間內吸引一大班用家 (going viral)。如果你唔熟人哋文化,唔識呃 click,要花時間去試探市場,咁就會比較蝕底。

至於香港係咪冇(好嘅) angel investor 呢?我唔知 (冇搞過 startup)。就算有,見住啲香港公司都未必好有胃口。(不過唔好唔記得李嘉誠擁有 0.8% FB)

所以我會話:產業唔同。雖然大家都係搞電腦嘢,但喺生意角度,矽谷型公司同傳統產業係完全唔同嘅嘢。唔係話「人哋外國點點點」你就可以照抄。起碼老屎忽間公司仲未執笠,佢如果身痕轉型,只會凶多吉少。大佬你諗下喎,當你幾十歲人有老婆仔女要儲錢退休,唔係要佢拎養老金出嚟學啲後生仔咁樣搵命搏呀?坊間話啲 startup 失敗率係大約八成九成,係你都唔搏啦。真係搵身家買六合彩架喎。

啲 angel investor、venture capital 點解肯搏?因為佢哋係分散投資,同時間投資幾十間公司,唔洗個個成功,只要一個掂就得 2。咁咪要有幾十間可能搵到大錢嘅公司囉。除咗美國少數地方有咁嘅「生態環境」(ecosystem),邊度仲會有?如果你想徒手喺本地搞一套咁嘅嘢,有冇成功嘅客觀條件?

所以話,唔係人哋嘅嘢唔值得學,不過真真正正學識咗佢哋嗰套之後,要明白好多嘢都睇「天時地利人和」。睇返現實,都只可以喟然長嘆而已。

至於大家咁唔好彩生而為香港人,可以點生存?呢方面我冇乜經驗 3。理論上就係要靠「本土派理論」,做細唔做大、唔好心頭太高,要用心做好一樣「細」嘅事。詳情可以參閱雞絲陳篇文:《論小店優勢 — — 有自主先至有人情》 。如果你睇唔出嗰篇文同「小公司小市場點樣生存」有咩關係⋯⋯咁冇嘢喇,大家繼續打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