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偽學術討論 — — 熔斷系統嘅正確性

話說中國股市熔斷乜乜乜,間接影響本大爺身家性命財產,唯有漏夜睇下發生咩事。睇完一輪外國勢力評論,結論都係唔知乜春咁好「爆」⋯

早前有朋友話大陸證券市場毫無常理可言,信焉。我總覺得大家用成熟嘅歐美證券市場去看待中國市場,所以中國市場相比之下先咁奇怪。大家忘記咗當年歐美市場都試過亂到七彩摸著石頭過河。

你可以話中證監冇理由連基本嘅外國經驗都冇參考過,但現實就係中國證券市場唔開放俾外國人,而國內嘅炒家基本上全部都係乜撚都唔識嘅(暴發)散戶。就算管理金融嘅機構行事理性,中國人嘅市場照舊用返中國邏輯,最後都係炒大鑊。

我鳩估啦,而家中國金融體制嗰班話事人面對緊兩難局面。一嚟佢哋想繼續開放市場;但市場越開放,就越變得難以預測。然後一旦遇上一班乜X都唔識嘅散戶,一般經濟理論假設嘅「理性行為」就唔成立,然後亂七八糟,最後又要被迫入市調整,個市場又要被管制,無限輪迴。

某程度上,咁係應驗咗成龍兩個金句:「中國的會爆炸」、「中國人需要管的」。其實成龍大哥份人幾老實,係風流咗少少咁啫,唔知點解大家咁撚憎佢 :0)

有啲嘢未試過切膚之痛係唔會真正得到教訓嘅。個市場唔係每十年八載冧一次,啲人係唔會知道原來炒股會燶嘅 :0)

至於呢幾日被譽為萬惡之首嘅熔斷機制,啲人係咁插佢「本質上」有問題,但其實同類制度喺外國行咗好多年,如果要插呢個機制本身,咁難道世界各地嘅證券制度都咁柒?(嗱可能係架,不過出事之後先馬後炮個個都識啦。)如果話中證監個制度有問題,就係熔斷嘅上下限定得好細,7% 全面停市係細得太離譜。

---以下係系統學嘅技術討論,不喜勿看---

其實「熔斷機制」本質上係一種「靠簡陋資訊判斷情況是否有異」嘅機制,必然會有錯判嘅情況。而任何錯判之後作出嘅「修正」,幾乎係 by definition 係會一錯再錯,好容易陷入一個 positive feedback loop (唔好俾 “positive” 誤導,呢度係解越嚟越衰,越衰越快,可以譯作「惡性盾環」)。

利申我唔係做金融嘅,我做(電腦)系統嘅。「靠簡陋資訊判斷情況是否有異」嘅機制,喺網絡程式/網絡系統好常見。話說網絡上嘅系統,因為時時都有可能斷線,所以你 send 咗個 message 俾對方,對方未答你「收到喇」之前,個 message 有可能係傳送中遺失,或者可能對方咁啱 down 咗收唔到,之類。所以如果等一段時間之後,對方都唔應機,咁就要再 send 過。

聽落好正常啦係咪?但係其實,咁樣做同「熔斷機制」一樣,可以好危險架。如果對方真係咁啱收唔到,重新 send 過當然冇問題。但「對方唔應機」仲有乜嘢可能性?就係佢太忙,根本應唔切!試想像下你係一部好忙嘅 server,應唔切啲 message,然後對方以為你收唔到,又再 send 多個 message 過嚟,咁咪仲衰!所以啲「忙忙哋」嘅系統好易忽然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然後暴斃。

出事之後,啲叻唔切嘅人就可能會話「邊個設計啲咁白痴嘅嘢架哈哈哈,傻嘅都知咁樣會出事架啦」,但事實上有限度嘅 “timeout + retry” 功能係網絡系統必須嘅嘢嚟,如果冇咗佢,世界係會停頓架 (真)。個問題只不過係個 “timeout” 設定係幾耐,同埋試幾多次。其中一個令到呢件事冇咁差嘅方法,就係每次等耐啲先重試,幾何級 (exponential) 咁上。例如第一次等 1 秒,第二次 2 秒,之後 4 秒、 8 秒咁上 1。加多少少隨機因素就最好。試到咁上下就要放棄架啦,咁就唯有當對方真係「死咗」應唔到你。

不過最搞笑嘅係,就算網絡程式 (例如瀏覽器)放棄咗,用家(i.e. 人)就未必會放棄嘅。以前都聽過有啲網站因為本身「忙忙哋」所以好慢,或者淨係 load 到一半,所以啲人不停撳 F5,然後呢啲額外嘅 F5 流量最後拖死啲 server。好好玩架。所以一部 server 如果平時嘅最高用量超過佢容量嘅一半,就開始要留心架喇,因為衰起上嚟好易忽然墮入惡性循環然後忽然死咗。Murphy’s Law 與你常在。

講返股市。熔斷機制喺現代嘅股票市場其實可能比以前更加重要。近十幾年近興嘅所謂 high frequency trading (HFT),同埋其他各類 automated trading systems 都可以喺 bug 咗嘅情況下令到個市場大起大落。2010 年 5 月 10 日忽然無端端冧市 2 (然後無端端反彈),有幾隻大公司股價跌至近乎零。最後呢件事點解發生冇一個普遍接受嘅解釋,不過其中一個講法就係由 HFT 導致。另外比較近期嘅例子有 Knight Capital 嗰單,一個 bug 搞到幾分鐘之內股市大亂,Knight Capital 自己一日之內唔見咗四億幾美元,搞到間公司幾乎摺埋。

你可能會想知道有冇咩方法避免呢啲「bug」?個方法就係「熔斷」囉。不過今次中國股市嘅「熔斷」係講緊成個股市而唔係幾單買賣咁解啫。

至於點解中證監個熔斷機制一開始設定得咁柒,唔聰明少少,我就唔知喇。不過呢啲「靠簡陋資訊判斷情況是否有異」嘅問題,其實點整都死,最多只可以話將個 limit 調較得比較寬鬆。咁你可能問,邊個話一定要靠「簡陋資訊」唧?點解唔可以不斷收集各種資訊然後判斷個市有冇異常?

理論上冇話唔得 4,如果個「聰明熔斷系統」識得睇股價以外嘅資訊,冇話唔得架。不過你諗下,如果你知道咩係「異常股價」,咁即係知道咩係「正常股價」啦?如果你好肯定知道「正常」股價嘅上下限,咁你直接高買低賣,發咗達啦,仲使乜幫阿公設計熔斷系統?係咪咁話? 而就算有人肯幫你設計一個「聰明熔斷系統」,你信唔信佢?最後佢嘅可信度咪同某某分析員話呢隻股票目標價幾多一樣囉。你可以將個 error margin 拉闊啲,例如 +/- 10% 咁,夠未? 係得架,咁咪即係現時嘅「笨柒熔斷機制」囉。話晒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乜乜乜嘛,之前嗰日嘅股價理應準確反映當時嘅市場價值架喎,爭一日,唔差好遠架咋。

所以講到尾都係冇得搞,用最低能嘅方法,拉大個上下限,最叻都唯有做到咁架咋。或者唔搞熔斷都得嘅,不過就有上述嘅其他風險囉。買大買細,任君選擇。

— — — — -

利申:我唔識金融財經。

(原文於 2016 年 1 月發佈,略有修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