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理論】點解要花二百蚊食個雞煲?
今日食雞煲同朋友吹水,有人問起,「覺醒」咗嘅香港人係咪一定會絕望,睇清香港社會現實嘅人係咪一定會(好想)移民,係咪「唔覺醒就係豬,覺醒就會唔想理」。聽到咁嘅疑問,我驚覺原來我平時寫嘢寫得太玄,畫腸不足。而家惡補返,希望今次畫條腸畫得似樣少少。
我嘅「本土理論」嘅宗旨就係:有愛就會付出,有愛就有犧牲。因為,愛就係選擇,選擇就係捨棄其他。
反正人生最後都係死,你惜金惜命,最後為乜?死咗之後,「萬般帶不走」,連業都未必會隨身。
所以人生在世,如果有想做嘅事,有願意為之付出嘅事,去馬啦,有咩好計較喎。難道你慳埋慳埋,日後真係有地方使?難道你掛上虛偽嘅臉孔笑臉迎人,唔敢講真心話,日後就一定會幸福?
有啲人每個月出糧就覺得要使晒啲錢先安樂,但偏偏又唔覺得有條命就要好好「使用」呢條命。我唔係話將生命燃燒凈盡先至算不枉此生,而係話,如果有樣嘢值得你付出,咁你唔應該學人去「理性計較」所謂嘅「得失」。與其長命百歲而鬱鬱寡歡,不如做啲風險大啲但做咗唔會後悔嘅事。
就正如食個麻辣雞煲差唔多每人二百蚊埋單,唔平架,係「唔抵」架,咁不如去麥記咬個包?講「營養」或「飽肚」嘅效率,肯定係去麥記食 $22 超值套餐比較高。 「點解唔食 $22 超值套餐,而要特登走去食雞煲?」
想食囉。
「每人埋單二百蚊喎!」
想食囉。
本土理論,就係去食雞煲咁簡單之嘛。
(原文於 2015 年 10 月發佈,略有修輯)